自古以来,中外都一样,艺术从来不属于底层的劳苦大众,所以无论中外,各个文明在精英当权的时代是没有「简约」一说的。凡是权贵用的,都是奢华,不是奢华的就都是垃圾。但进入20世纪,随着教育的普及,底层人民开始翻身,所以就出现了迎合这些「新阶层」的室内用品。因为整体还是比较穷,所以奢华肯定不行,但如果拼凑破烂肯定也打不开市场,所以就有了「现代简约」。再说白点:现代简约就是给普通人准备的漂亮家具!
日式虽然也是简约,但却是另一种简约。日式从来不提「适合工业流水线大批量生产」,他们更喜欢说的是「匠人匠心」。日本深受中国禅道影响,追求人与物之间的协调统一,因此不愿对器物做过多修饰,更喜欢其本来面目。同时,日式并不追求批量工业生产,哪怕是孤品也可以接受。作为与日本文化同源的我们,理解日式风格和家具更加容易,也更容易接纳。
日式风格,受历代中国文化影响很深,在文化上其实更容易获得我们的认同。不过,由于日本特殊的地理和人文特点,想要把日式风做好其实并不容易。今天德勤装饰小编来解读下
日式装修风格的7点技巧,带大家了解什么是日式风格。
1.能少尽量少、空无一物
世界杯上,日本球迷捡垃圾的行为再次获得世界盛赞。很多人说这是国民素质,其实都是法律磨炼。在日本,不能做到垃圾分类整理的代价是5年以下徒刑或者一千万日元(约60万rmb)的罚款。
日本是一个很奇葩的国家,弹丸之地生长了1亿多人,每个人无论从思想还是行为都坚信「浪费」是可耻的。奢华在日本从来都不是值得称颂的事,「节约克制」才是核心思想。日式的简约,并不是真的「简」,而是追求「无」。简单不是最好,空无一物才是最好。
2.天然不修饰、回归本源
在日本这样一个动不动就火山地震的国家生活,迷信一下「大自然」很正常。生命很珍贵,但在天灾面前生命却又如此脆弱,哪怕科技发展到了今天,自然之力依然无法解决。因此,日本其实不是爱护自然,而是「敬畏」自然。从自然中拿取的材料,尽量要让它们以本来的面目示人,减少外在的扭曲和修饰,回归其本来面貌。这一点不仅在家居用材上有所体现,在对食材的加工上更加展现的淋漓尽致。
3.材质=木质+棉麻
中国人很喜欢木质,尤其是偏爱实木。其实,在这方面,日本有过之而不及,无论是实木还是板材,日式风格似乎已经放弃了金属和石材,能用木的地方全用木。目前全世界对人造板甲醛释放量要求最苛刻的国家就是日本,F☆☆☆☆(简称F4星)是公认等级最高的标准。所以,日本的百姓可以更放心地使用木材,哪怕全屋都用,也不会担心。
如果说全用木质还有点争议,但全用素色棉麻接受起来还是比较容易的。中国对「布质」的分类相当精细,「绫罗绸缎」其实是4种材料,与之类似的还有绮、锦、纱、绢等等。
4.用色=木、白、灰、绿
很多人家装修好之后看起来乱,一来是家具软式的风格不搭,更主要的则是颜色太复杂。不管您做不做日式,日式的这种「少色方法」您都可以借鉴一下。除了黑白灰之外,最多再有三种颜色,最好只有额外一种!如果说选色时有啥注意,那就是千万别选一眼看上去就很「亮」的颜色。尽量让所有颜色的饱和度都降低,不刺眼,很柔和,不显眼……有一种「空无」的意境在!
5.实用=多功能+精致
大家应该都看过《梦想改造家》,其实这个栏目的原版是日本的《全能改造王》,早在没有引入国内之前,我就已经全套都看完了,其中很多期都印象深刻。狭小的空间里,如何实现复杂的居住功能?这一直是日本要面对的现实困境!
6.收纳=断舍离
现在中国全屋定制家具正在兴起,包括榻榻米等很多收纳创意都是来自日本。但收纳的第一步是「断」,如果您全屋都是柜子,收的很好,但屋子已经满了,没有真正的「断」,那您依然没法「日式」起来!
7.效果=禅与道
东亚有一种非常独特的文化:不信上帝,不信怪力乱神,但信自己!无论是日本的「匠人精神」,还是中国的「修齐治平」,隐含其中的都是对自身能力的一种极致的追求。这一过程的外显,就让我们看到了中式的大气内敛,以及日式的「禅」和「道」。有些家居是为了满足使用,但也有些家居是为了「修身养性」。无论选了什么样的家居风格,要让自己的内心感到安静。
- 分享到
-